
看完315晚会,感觉心好累
订外卖不能随心订了
买东西不能随意买了
二维码不能随便扫了
就连捧在手心里的手机,都有恶意APP在吞噬你的话费……
小编看了眼《12321举报中心APP手机应用举报分析报告(2016年2月)》,就被震惊了。被下架APP的恶意行为中,恶意扣费和资费消耗的占比高达63.8%和56.4%(如下图)。
小伙伴们是不是想问了,恶意APP是咋偷话费的?来跟小移解开这个命题:“恶意App要把话费偷走,总共分几步?”
步:
用照片诱导点击
为了达到扣费的目的,先用美女等带有诱惑性的图片诱导小伙伴点击下载链接。
第二步:
用各种伎俩将资费提示文字隐藏起来
资费提示文字放在完全不起眼的地方,让人一时间无法发现。
(看不清的小伙伴请自行戳开看大图)
第三步:
使用障眼法触发收费
这些触发收费的按钮也真的是五花八门,有的是“我知道了”,有的是对年满18岁进行“确认”……而点击了这些不明所以的按钮后,就会触发收费!你没看错,就是这么“神奇”。
第四步:
拦截运营商二次确认的短信
按照工信部的要求,用户申请订制包月类、订阅类移动信息服务业务时,必须经过用户“二次确认”,但是这些二次确认的短信,都被恶意APP拦截了!
第五步:
偷偷在后台替用户发送确认短信
根据规定,如果二次确认未被确认,那么就默认业务办理不成功。但恶意APP不仅拦截运营商发送的二次确认短信,还能在后台假冒用户的行为发送确认短信,神不知鬼不觉地扣取了亲们的话费!
不仅如此,恶意APP为了逃避监管部门的检查,还想出了“白包+黑包”的手段。白包不会恶意扣费,而黑包则恰恰相反。如果运营商发现出端倪,就赶紧把黑包替换掉,提交不会恶意扣费的白包来躲避检查。
江湖险恶,如何避开恶意APP?
1.一定要选择靠谱的渠道下载应用
官方应用市场(如MM商场、App Store)、大型渠道和手机厂商的官方市场(如AmazonAppstore、小米市场)等,或者小伙伴们可以直接去某应用的官方网站上下载。不明来源的链接、二维码等导向的应用一定不要装!
2.名字有诱惑性的App不要装
正规合法的软件绝对不会用“颜色”去吸引亲们下载的,但凡名字杂七杂八、带有诱惑性的应用都不要装,它们八成是冲着你的钱包来的。
3.“破解版”应用不要装
有些正版APP需要花钱购买,所以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名为“破解版”的APP;有的APP人气高,便有人制作“山寨版”混淆视听。据调查,平均每个正版APP对应了92.7个盗版货…盗版APP轻则推送不良广告,重则窃取隐私信息、恶意吸费,亲们一定要找正版软件下载啊!
4.给应用开权限时要谨慎
当应用安装或者运行时,谨慎为其授予“发送短信”、“读取短信”、“查看通讯录”、“连接互联网”、“读取定位信息”等敏感权限。权限一旦授予,就给恶意软件清空了障碍,让它们更方便地肆意妄为。
5.尽量不要越狱、不要Root
越狱或者Root会极大地降低你手机的安全性。为了一时方便可能引恶意软件“进门”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6.定期观察流量、话费的使用情况
如发现异常,小伙伴们可致电10086询问情况。找到问题源头后,立即卸载恶意App,也要记得立即致电银行更改银行账号密码,避免隐私信息已被窃取造成损失。
恶意APP很可恶,小伙伴们要随时有防范心理,面对“看似不靠谱”的应用,一定果断拒绝!顺便小移要提醒广大小伙伴,一定要随时留意自己的话费情况。简单的办法就是发送短信“0000”至10086,当前开通了哪些业务一目了然,按提示回复相应的数字即可取消业务,有木有很贴心?让我们一起努力,大程度降低恶意App的危害吧。
上一篇:商洛移动:预存50送120元话费!每月再送30G... |